产品目录
联系方式
联系人:业务部
电话:028-796760
邮箱:service@gzvoyage.com
陶瓷薄板产品,我们需要思考 |
编辑:成都安平县隆盛金属有限公司 字号:大 中 小 |
摘要:陶瓷薄板产品,我们需要思考 |
最近,随着低碳议题的不断发酵,加之TOTO等企业推出薄板产品,媒体及行业人士对薄板的报道与议论空前“热闹”。在纷至沓来的议论声潮中,有几种典型的现象:有所谓的专家,叉着腰对先行企业发表高谈阔论的;有从传统陶瓷的产业发展角度分析薄板发展趋势的;另一种是,站在营销的角度,牵强套上“低碳”的光环展开燥热的“概念营销”…… 热议也是好事,毕竟让薄板产品倍受关注。但热议下,我们也思要一些冷思考,特别是一些关键问题。 第一、关于产品研发方向。我们总是把目前市场上的薄板产品混淆在一起,把他们的产品定位、营销模式也混为一谈。一个完全按国家标准《陶瓷板》做的产品,一个按常规传统面积但厚度较薄的产品,怎么能混在一起呢?这两个产品根本不能相提并论。应用于家装方面,或是当做传统陶瓷产业的一个新产品,是可行的,区别或许不大,但量会非常有限,未来两至三年内仍是普及期;反之,我个人认为薄板的突破口一定在代替玻璃等传统工程材料上,但是如果用在大型工程上,特别是涉及到幕墙、干挂等验收标准的,会非常艰难。有产品标准,再寻找验收标准已经是登天之难事,无产品标准找验收标准?无疑是登上天再登上外星人的“天”了。另外,做一个国家级的产品标准,少则两年,或者“遥遥无期”,建议正在上薄板或者准备上薄板的,一定要从研发开始就要参考一下相关产品标准。建议不要再试着起一个新的标准了,也不要老喊没有标准,《陶瓷轻质砖》和《陶瓷板》是具备法律效应的依据。 第二、 关于产品应用方向。事实证明,这个产品已经不能再用水泥沙浆了。只能借用欧洲人几十年的“薄法施工”经验(专业瓷砖胶湿贴),但由于受施工成本、施工习惯等方面的约束,很可能会让我们每家企业至少要交一两年的学费了。使用什么样的胶,国产的?一定要进口的?如何有效节约成本?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思考,并且有所成果,可能对薄板的销售,至少在家装市场,会有一个比较快的提升。另外,在大型工程的施工方式和验收依据上,我们真的要向低档的水泥纤维板企业学习了。他们的产品,从物理性能来说,比我们的陶瓷产品差得多,但他们靠什么,甚至超出陶瓷产品的价钱,做了大量的工程?靠的是完整的施工方案,靠的是与国内权威机构联合编制的施工构造图集。在产品应用这个领域,我感觉我们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了。 第三、 关于薄板产品的营销方向。建议营销好手,特别是在陶瓷行业曾经呼风唤雨的操盘手,应该更为冷静一些了。前面说了,薄板产品应用于家装,可能要一至两年的产品培育期,很难有“量”的突破。在走经销商、家装线路的同时,一定要重要力量放在工程上。回归到营销层面,那就是典型的“工业品”营销了,而且这个“工业品营销”营销还可能夹杂在传统经销商的复杂环境中。另外,拼了老命拉工程,到投标的时候,四五千万的招标额会让你兴奋不已,但一会你就黯然失色:这是联合投标,产品供应与施工一体化。但是招标都会以材料商为主,四五千万你能拿到的少之又少,问题来了,这里面有复杂的财务问题,具体的你去想吧。此外,你还要明智地应对一向精明的甲级资质的装饰装修公司,他们的商务谈判能力,比我们高明多了。 最后,我特别想强调一点,薄板产品做出来并不难,甚至严格来说,我们陶瓷行业从来不缺“陶瓷板”,如果应用在工程上,传统厚板与新型薄板并无太区别,而且瓷板还拥有《建筑幕墙用瓷板》行业标准,后来内容还被增编入国家标准《建筑幕墙》上,从这个角度来说,传统的厚板优势挺明显。但为什么干不过玻璃、铝板、石材等传统幕墙材料呢?我觉得问题在于我们的商业模式。回望瓷板幕墙领域,走在前列的知名企业,无论从人力结构设置、应用标准参与程度、施工应用研究水平、专业性营销推广、工程案例方面都有不错的基础,但目前依然难成行成市。 我认为,陶瓷行业与玻璃、石材,甚至水泥制板类企业的相比,最大的差距仍在于商业模式、商务文化的建立与完善,包括商务技术团队的缺失。一个水泥制板的企业,一个商务技术部就五十多人,全是集技术与销售能力为一体的精兵强将,他们是营销系统的主力军。相对于技术人员与销售线人员独立,甚至重销售轻技术的陶瓷行业营销氛围来说,这可能真的是我们最大的差距吧! 我们的薄板还会重走传统瓷板的老路吗? |
上一条:铜价反弹无力 空头继续获利 | 下一条:家庭主妇须知:布艺沙发正确的清洗方式 |